石家庄爱飞客飞行大会暨通航展举行新闻发布会
- 编辑:5moban.com - 18关于电池?另一个主要的变化是快速进步的电池科技。
按照协议,独家供应期将持续到2019年中,协议还对独家供应期间的商业条款做出了规定。近年来欧洲光伏市场发展放缓,但公司多年来一直与欧洲长期伙伴保持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将欧洲先进的光伏技术和经验推广到全球其他新兴市场,此次独家协议的签署证明了这一策略在拉美地区取得的成绩。
英利欧洲项目经理 Norman Luth 表示。英利的生产线覆盖了整条光伏产业链,包括多晶硅生产、硅锭铸造、硅片切割、光伏电池生产以及光伏组件封装。按照协议,英利欧洲预计将向后者供应200兆瓦以内的光伏组件,这些组件预计将用于后者在拉美地区多米尼加开发和建设的光伏电站项目。英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先生表示今年一季度,陕西省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持续回暖,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预计年底前光伏电站累计装机量可达2000MW(其中,地面电站1700MW,分布式电站300MW),对省内光伏产能释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总投资41.49亿元,总占地292亩,建设周期三年。十三五时期,中国每年将新增1500万千瓦到20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继续保持全球最强劲增长
我们愿已亚洲尚未完全解决供电问题的国家合作,通过区域合作将中国的经验推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能源保障。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太阳能发电是极具潜力的新能源技术,在全球能源需求放缓的情况下光伏发电增速迅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愿与亚洲各国政府和企业一道,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平台,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协同建立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亚洲太阳能产业体系,使亚洲太阳能走在全球的前列。当前,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中仍占到64%,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和天然气等仅占17。
自2008年起,中国连续8年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首位,累计为全球提供了70%以上的光伏电池产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充分发挥了光伏在解决边远地区用电方面的作用,2013-2015年中国政府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地区建成光伏独立电站670座,为120万无电人口解决了用电问题。
我们将积极支持相关企业走出去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在更多的地区建立光伏制造体系。二、亚洲地区太阳能产业大有作为亚洲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占全球新增能源需求份额最大的地区。这是中国政府做出的应对气候变化承诺。中国作为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方面,既有自身必须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有融入全球能源变革的外在环境需要。
亚洲各国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建设资金,关键是要将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四两拔千斤,通过金融创新调配更多的金融资源。中国已牢固树立了清洁能源发展理念,要在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化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非化石能源的规模化发展。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发展,2014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战略构想,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一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二是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共赢体系;三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四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的快车道。最近几年,我国与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今后我们在与亚洲各国能源合作中将更加重视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实现本区域绿色能源优先发展。
亚洲开发银行在2010年设立亚洲太阳能论坛,建立区域太阳能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这项活动极具有前瞻性,亚洲地区是光伏制造规模最大的地区,太阳能产品制造居世界首位,单晶硅产量约占全球的65%,光伏电池片产量占全球的95%,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的92%。以下为努尔白克力演讲内容,略有编辑删减:中国政府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明确了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能源发展战略总思路。
9%,正式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大好时机。二是大力加强太阳能产业合作。
三是加强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在中国众多清洁能源利用方式中,太阳能特别是光伏发电近年来快速发展,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的一大亮点。自2013年起,中国连续3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光伏市场。2015年11月,中国政府联合国际可再生能源暑在中国苏州召开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汇聚多国政府代表、企业和专家,探讨能源变革的战略和实现路径,发布了《苏州宣言》,提出共同推动全球能源变革的倡议。中国在光伏制造和开发利用方面具备较丰富的经验,产品性价比高,工程建设能力强,可以与有关国家在投资、装备、工程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亚洲开发银行作为区域型政府间金融开发机构,在亚洲地区消除贫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创造性开展了很多工作。
迄今为止,已有众多中国企业在亚洲其他国家设立光伏制造厂,有的甚至以产业园区的方式集群配套,迅速形成有效的生产能力。我们将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将能源作为重点,特别是把本区域太阳能的优势发挥好,实现共同发展。
他表示,当前正是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大好时机,并在会上谈了三个主要观点。我们将加快调整能源发展方式,确保这一目标实现。
三、中国愿加强与亚洲各国在太阳能领域的务实合作亚洲各国能源密切关联,既面临很多共同问题,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亚洲将是新一轮全球能源转型中最重要的地区,而走出一条新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亚洲地区必须有所作为,而且也可以完全做大大有作为。
一是中国愿与各国分享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经验。今天,借这次论坛,我主要谈三方面的观点与大家分享:一、全球能源变革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当今世界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资源的快速枯竭,严峻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寻求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方式,已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问题。进入新时期以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技术逐步开始规模化发展,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能源变革。同时,光伏发电已形成多元化格局,各种工业厂房屋顶、公共建筑以及千家万户居民开展了各种风骨式应用,许多地区把光伏与农业、渔业生态治理相结合,特别是把光伏发电与扶贫相结合,开展了各种光伏+应用新模式。
中国在2013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亚洲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区域,能源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十三五时期,中国每年将新增1500万千瓦到20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继续保持全球最强劲增长的光伏市场。
一个合作就是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亚洲地区合作发展,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并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了开放式的丝路基金,重点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方面提供投融资支持。
中国政府确立的目标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前后碳平凡达到峰值,并力争尽早达到峰值。如果亚洲各国能够抓住全球新一轮能源转型的机遇,在清洁能源各领域、各环节,建立起类似光伏产业的优势,不仅将实现本区域能源转型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可以把清洁能源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新生力量。
中国国家能源局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亚洲太阳能论坛今日(21日)在北京开幕,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出席了论坛并致辞。我们愿与各国加强合作,加快推动清洁低碳能源发展,共同完成新一轮能源变革。当今及今后一个时期亚洲约占新增能源需求的40%,对本地区而言,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机遇。中国在能源技术、装备、工程等方面积累了较强的能力,非常愿意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亚洲有关国家合作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何勇健副司长在3月1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的2016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透露说。此外,规划的亮点之一是提出构建集成互补、梯级利用的终端供能系统,将就此安排相关示范工程。
对已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传统能源行业,十三五前三年原则上不上新项目,而超过合理弃风、弃光率的地区,原则上也不安排新项目。推动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及市场交易制度,积极构建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交易市场,探索适时开征环保税或碳税。
在这种情况下,十三五能源规划的政策取向是更加注重把提高发展质量放在首位,着力优化存量、做优增量,化解过剩产能。此外,稳妥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十三五煤制油产能控制在1300万吨,煤制气在180亿方,完成已开工项目,其他拿到路条和储备的项目暂缓。